长假之后【寒露】来,送您一套中国人一定要明白的【寒露养生】攻略!

2020-10-08 10:55:45 华佗扁鹊
今天是10.8,在传统节气上,今天就是寒露!

寒露是九月节,袅袅凉风动,凄凄寒露零,自此,露气重而稠,稠而将凝,再过半月,将凝为霜降。

自此,告别了秋高气爽、秋明空旷,白日将变得幽晦,天寒夜长,风气萧索,雾结烟愁。

萧萧秋意重,依依寒色浓,归鸿将急于南飞,哀鸿遍野,秋残如血的季节到了。


寒露三候
一候鸿雁来宾:寒露之日,“鸿雁来宾”。
鸿雁白露节气已经开始南飞了,此时是最后一批,古人称后至者为"宾"。

二候雀入大水为蛤:后五日“雀入大水为蛤”,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,飞物化为潜物,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。



三候菊有黄华:再五日,“菊有黄华”,华是花,草木皆因阳气开花,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,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。


寒露习俗
登高
寒露时节,北方已呈深秋景象,白云红叶,偶见早霜;
南方也是秋意渐浓,蝉噤荷残。
这个节气往往与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相遇。
自古以来,重阳节就有这个重要习俗——邀约亲朋,登高望远。

赏菊
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,是菊的月份。
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,处处可见它的踪迹。
古书记载:“九月九日,采菊花与伏苓、松脂,久服之,令人不老。”
登高山、赏菊花,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。

观红叶
寒露时节,秋风飒飒,漫山红叶如霞似锦、如诗如画。漫步在通幽曲径上望山坡。
便会看到一簇簇、一片片红叶。

秋钓边
在我国南方,寒露时节告别炎热,阳光和煦,正是出游、赏花、吃螃蟹、钓鱼的好时节。
由于气温下降迅速,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,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,所以有“秋钓边”之说。

斗蛐蛐儿
秋风起,斗蛐蛐儿。
白露、秋分和寒露,是北京、杭州等地市民斗蛐蛐儿的高潮期。
蛐蛐儿也叫促织,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,天气渐凉,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,故有“促织鸣,懒妇惊”之说。

吃母蟹
俗话说“西风响,蟹脚痒”,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“正”了。“
九月团脐,十月尖”,寒露时节雌蟹卵满、黄膏丰腴,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。

喝“寒露茶”
寒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。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,谓之“正秋茶”,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。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,不经泡,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,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。

吃芝麻
民间有“寒露吃芝麻”的习俗。在北京,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,如芝麻酥、芝麻绿豆糕、芝麻烧饼等。

吃花糕
九九登高,还要吃花糕,因“高”与“糕”谐音,故应节糕点谓之“重阳花糕”,寓意“步步高升”。花糕主要有“糙花糕”、“细花糕”和“金钱花糕”等。

寒露养生
1、衣
俗话说,“吃了寒露饭,单衣汉少见”。进入寒露后,就不能再“秋冻”了,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,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。
不要赤膊,以防凉气侵入体内;
最重要的是脚部,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,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。
记住,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”可是一条很好的养身之道。

此外,秋季腹泻多发,还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。

2、食
寒露时节养生保健,“防燥”至关重要。
对付“燥气”,喝白开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,尤其是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肾病等患者,但对于健康人来说,要想完全抵御“燥气”带来的负面效应,最好在白开水中加些盐或蜂蜜。

为防“燥气”,这个时节的饮食应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,宜多吃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乳制品等柔润食物,以及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、豆类及豆制品,同时增加鸡、鸭、牛肉、猪肝、鱼、虾、山药等以增强体质。有条件的,还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,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。

3、住
寒露过后,随着气温不断下降,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,心脑血管病、中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等也容易复发。
在这“多事之秋”,应合理安排日常起居,尤其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,更是至关重要。

秋季宜早睡早起,保证睡眠充足。每天可多睡1小时,缓解秋乏。
注意劳逸结合。特别是深秋寒气袭人,既要防止受寒感冒,又要经常打开门窗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条件许可的情况下,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适宜的绿叶花卉,让环境充满生机,又可净化空气,促进身体健康。

4、行
寒露时节,到公园、湖滨、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。
但晨练要注意躲避早雾,避免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;最好选择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。

秋风肃杀,面对草枯叶落、花木凋零,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,引起忧郁、伤感的心绪。


用什么方法可以化解悲秋呢?
登高就是不错的方法。
秋游登高远眺,高喊几声呼出胸中浊气,不仅陶冶情操,还可以借此抛开工作烦恼,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,缓解压力,放松自己,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。

寒露养生要点
寒露后,气温下降,昼夜温差变化增大,此时最容易引发感冒。
要适时添加衣服,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。
此外,此时天气寒冷,人们出去运动的机会相对较少,在居室中的时间比较长,所以在这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、新鲜,使身体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。

寒露时节,气候渐冷,日照时间相对减少,并且秋季特有的肃杀之气容易使人们伤感,即秋愁。
因此,保持良好的心态,因势利导,宣泄积郁之情,培养乐观豁达之心。
可结伴外出游玩,登高远眺,适当调节心情很重要。

秋季宜早睡早起,保证睡眠充足。注意调节生活节奏,防止过度疲劳和无节制的夜生活。
深秋寒气袭人,既要防止受寒感冒,又要经常打开门窗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条件许可情况下,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。

寒露时节,秋雾渐起。
秋雾主要发生在夜间或早晨,起雾时,习惯晨练夜跑的朋友最好在室内锻炼,外出注意交通安全,最好戴口罩。

1、足部保暖
常言道:“寒露脚不露。”寒露过后,气温逐渐降低,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,大家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,使足部的血管扩张、血流加快,减少下肢酸痛发生,缓解疲劳。

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。
从养生理论看,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,而负担最重,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,保温性能差,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。因此,足部保暖格外重要。

2、适时添衣
寒露过后,天气寒冷,老人、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,逐渐增添衣服。
俗话悦“春捂秋冻”,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,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,则要注意防寒保暖,防止“冻”出病来。

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,最好厚薄搭配,以保暖为主,同时,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,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、中风、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。


3、朝盐晚蜜
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,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。养生专家提出,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:“朝朝盐水,晚晚蜜汤”。

白天喝点盐水,晚上则喝点蜜水,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,又是秋季养生、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,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。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,还可以起到润肺、养肺的作用。因此,当秋天来临之际,最好“晨饮淡盐水、晚喝蜂蜜水”,以保身体健康!

4、早睡早起
寒露过后昼短夜长,自然界中的“阳气”开始收敛、沉。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,因此,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。

专家说,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,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,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“早睡早起”。为避免血栓的形成,应该顺应节气,分时调养,确保健康。

5、养阴防燥
寒露后,雨水渐少,天气干燥,昼热夜凉。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“凉燥”症状,即咽干、鼻燥、皮肤干燥等。

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、香燥、熏烤等食品,宜多吃些芝麻、核桃、银耳、等有滋阴润燥、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。
水果有梨、提子、荸荠、香蕉等;蔬菜有胡萝卜、冬瓜、莲藕、银耳等。
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、莲子、山药、鸭、鱼、肉等饣品。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,注意补充水分。

6、适当养胃
秋天气温渐渐变凉,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。首先要注意保暖,入秋以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,适时增添衣服,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。

另外消化道溃疡的发生、发展与情绪也有一定的关系,因此要注意情绪的健康,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。


7、适量运动
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,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,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。
散步、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。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,应逐渐增加运动量,如果过度运动,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,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。

秋天气候适宜,空气质量较佳,不妨多接近自然、多运动,吸收天地精华。
伸展具有“运化作用”,能收敛心神,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、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,一路顺畅,气血循环自然活络。


8、不要憋尿
专家介绍,寒露节气不少人为了防止口干,晚上睡觉前会喝不少水。
但是这样一来,夜尿的频率就会增加。
一些人即便是夜里或者凌晨感觉到了尿意,由于嫌起床较冷,常常下意识地憋尿继续睡,这其实是非常不健康的习惯。

尿液中含有毒素,如果长时间储存在体内,含有细菌的尿液不能及时排出,就易诱发膀胱炎。
而高血压患者憋尿会使交感神经兴奋,导致血压升高、心跳加快、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。

9、扫除抑郁
秋季临床上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。专家指出,由于深秋气候渐冷,日照减少,风起叶落,常会勾起凄凉之感,使人们情绪不稳,易于伤感。

因此,在深秋时节,人们需保持良好心态,培养乐观豁达之心,这也是秋季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。
每日加班不宜超过两小时,否则会导致慢性疲劳,日子一长,便容易患上秋季抑郁症。

寒露到,祝福到

祝您寒露快乐

为你推荐:

天机六爻排盘软件下载 天机八字排盘软件下载 占卜算命软件下载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